Feature Story

国际媒体关于中国科学的相关新闻头条。图片来源:Yu-Fen Lai

No 69
中国与全球科学体系
过去二十年,全球科学体系见证了一个地区空前的崛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成为科学论文产出的第一大国,其大学的全球排名也迅稳攀升。中国科学家因其前沿且时具争议性的研究成果及方法不时登上国际新闻,大量源于该国的资金也不断涌入国内外各类研究。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新成立的莉泽・迈特纳研究团队“中国与全球科学体系”致力于深入并全面地探究这些发展,尤为关注政治体制与社会价值观这两大环境因素,在当代中国、国际学术合作以及世界科学中,对科学研究起到的作用。

FS69_Chinese Norway Arctic Station_2020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自2003年起设立于挪威新奥勒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图片来源:Irene Quaile, iceblog.org, 2020

近年来,中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日益强烈地明确表达,将中国打造成科技强国的雄心,并号召中国更为积极地参与全球科学体系。相比起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科学技术教育现代化计划,现今的政策及措施要更为全面并多样;此外,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本土投入的必要性,呼吁增加中国在各学科领域内的贡献,超越单纯的技术民族主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科学作为一种政治价值

与此同时,也有迹象表明客观的科学分析在中国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微观政治脉络中——换句话说,科学自身的、及其在政治过程中的价值在逐步回归。传统上,中国是一个重视知识及科学权威的社会,但自上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现代科学始终服从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如今,学者愈发直接地参与地方政府政策和治理创新的制定与实施;公众反环境污染的抗议活动中也越来越多地引用非常具体的科学研究数据——这只是两个能反映此明显趋势的代表性案例。

FS69_Shanghai Covid19 poster_2020.jpg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场流行病主题的展览宣传海报,内容含括2019新冠病毒。图片来源:Tom Hancock @hancocktom, 2020

FS69_ZhongNanShan2020

受访中的中国2019新冠防疫代表性公众人物、肺科医界专家钟南山。图片来源:Fang Dong (美国之音记者), 2020

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分析与理解

除了精确定位中国当代科学政策的结构、维度与规范,并追踪科学–政治与科学–政权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与效应,此莉泽・迈特纳研究团队还致力于分析并理解其当前趋势及复杂性。这包含探究在中国以及国际合作中,政治性及非政治性导向与科学群体、网络及个体的能动性的关系。只需观察中国Covid-19疫情的早期阶段就可以发现有趣的悖论:在有关该新兴疾病的科学研究及信息发布受到严格政治控制的当时(和现在),中国科学家们仍不懈努力、即时发布第一手研究结果,并通过各种科学合作渠道与世界各地的同事们分享数据。

FS69_Poster academic misconduct_2020

中国某知名大学警告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海报,摄于2019。图片来源:Anna L. Ahlers

另一个问题是,当我们观察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科学实践的趋同或趋异时,其他还有哪些社会规范、伦理和原则在产生影响。近年来,不少研究人员为了寻求看似不受约束的实验机会而移居中国,频繁引起媒体的关注。 如果这种自由确实存在,那是由于中国为了营造区位优势而刻意制定的政治策略?还是可能归根于不同环境内研究伦理或社会态度的差异?为了实现科学进步,道德和法律究竟可以允许什么(比如动物实验)?

科学社会学视角

有别于研究中国科技史、认识论及一些特定科学学科发展所产生的丰富见解(其中不少正是本研究所的同事们的学术重心),我们目前对中国科学体系及其全球整合的最新发展,似乎仅具有轶事性或以定量为主的理解。本研究团队将致力于结合并特别采用科学社会学的视角,重点关注当代中国科学的社会环境。这也是我们希望超越「中国作为一个案例」的思维,扩充比较研究及理论的一个基点,本团队的共同研究项目「莫顿专题:二十一世纪的科学与政体」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此跨学科研究小组的学者们将在国家和地方、以及全球的层面内,从定性定量双路径多方面探究中国近几十年来在科学体系里的惊人跃升。“科学”一词在此的定义范围涵盖所有科学学科,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BJ Museum of Sci and Tech_Flickr

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的DNA雕塑。 图片来源:Mitch Altman(Flickr.com,CC许可证(CC-BY-SA 2.0)),2011

Einstein_China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2019年“天才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中销售的爱因斯坦教学自由语录纪念品。图片来源:Anna L. Ahlers

FS69_China SciTech Museum Beijing_2020.jpg

上海科技馆前的公共广场。图片来源:Carsten Ullrich, 2007

挑战与期望

如此范围广泛的研究框架自然是有挑战性的。本研究团队内的各项目是以科学作为一个全球功能系统的假设为前提,这意味着共享的机构、目标、组织、机制、网络,以及更多其他构成科学系统结构并同时模糊国籍和国界的要素。因此,本团队在进行研究时必须力求严谨,不断阐明「中国」或「中国的」在此语境下的实际含义、以及该分类是否源自于自我概念化或归属化。「中国科学」是指源自于中国的科学活动?还是指在全球科学体系中、由自我认同为中国人(比如,以国籍或血统)的参与者,或被他人认同为中国人的参与者,又或是隶属于中国境内机构的参与者所产出的科学活动?最后,尽管研究团队整体将焦点放在当代中国社会上,但这其中每项研究都旨在呈现详尽的分析,其中当然也包括历史性的观点。

FS69_TuYouYou_2020

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右)及其导师楼之岑(左)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片来源:新华社,日期不详(1950年代)

首批研究项目

本团队成员开展的首批个人项目包括,对中国极地科学家如何权衡学术研究和国际外交的研究,对中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分析,对科学和学者在中国地方治理中的作用的探究,以及对政治倡议与中国新兴科学学科及群体发展间疑似关联性的调研。研究团队还将完成多项合作出版计划,例如「衡量中国的全球科学扩张」和「科学与民主及专制社会结构」(题目待定),并期待在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接待访问学者和举办各类研讨会。